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高考超級男生女生



  來源:錢江晚報6.23

  省文科第一名、衢州二中學生徐語婧(女,666分)

  失利後爆發

  昨日對於衢州二中學生徐語婧來説,是個人生轉折點,她以666分的高分奪得浙江省2005年高考文科狀元,各科的具體分數爲:語文120分、數學149分、英語141分、文科綜合256分。

  徐語婧的班主任周旭榮老師告訴記者,徐語婧心理素質非常好,原來學校推薦她參加北大自主招生考試,由於有些緊張,她差兩三分未能入選。學校老師擔心徐語婧有心理負擔,影響後面的學習,欲跟她談談心,没想到小徐很坦然,反而叫老師不要爲她擔心。

  二中毛建春等老師相告,徐語婧從高一時就顯現出了潜力,高一學年她理科很不錯,是化學競賽組成員;到了高二文理分科時,由於她父母看好女兒的文科潜力,讓她報讀文科。讀高二後,她是班裏的副班長,成績名列年級前茅。

  清秀、靈氣的徐語婧説,從聲訊電話裏得知自己是全省文科第一名,自己都不敢相信,心跳得很快。能獲得如此好成績,真的要感謝學校和老師的培育,感謝爸爸媽媽的養育。她告訴記者,爸爸在巨化鋁廠工作,媽媽在衢州電大當老師。從上幼兒園開始,父母讓她學鋼琴,一直到初中,鋼琴還考了6級。從小學四五年級開始,又學習國畫和書法,她的國畫作品還在參加“衢州·雷德温市(美國)國畫比賽”中獲奬。

  徐語婧説,她在二中度過了6年美好的時光,她感覺二中的校園人文氛圍非常濃厚,學校以人爲本,教師對學生諄諄教誨,關愛有加。談起估分,班主任周旭榮翻開筆記本,上面記着:徐語婧665分。

  記者問徐語婧填報志願,她説:自從我懂事起知道有北大、清華,我就立志要考上這兩所名牌大學中的一所。我準備報北大元培文科實驗班。

  通訊員王有信/文

  省理科第一名瑞安中學章捷瓊(女,709分)

  輕鬆考高分

  本報訊昨天中午12點,瑞安中學的章捷瓊和爸爸媽媽開始查詢成績,當聲訊臺公佈:語文127分、數學144分、理科綜合294分,總分709分,成績排名全省第一名。全家人做夢都没想到“高考狀元”的桂冠落在了章家!浙工大讀大一的姐姐前天特意趕回老家,原想替妹妹籌謀填報志願的事,現在只要脚翹翹等在家接聽北大、清華的納賢熱綫了,但家人還没商量過讀哪裏。

  傍晚,記者打電話到章捷瓊家裏的時候,她正在學校接受記者集體采訪。她媽媽掩不住一臉的興奮:“這次考試她發揮得不錯。女兒從小成績就好,初中畢業考到了瑞安中學,老師對女兒教導有方。她學習習慣也很好,從小都不用我和她爸爸操心。高中學校裏不準用手機,她就聽老師的話没買。考試之後她自己也没問我們要,不過我們打算明天就給她買一部作爲奬勵。”

  章媽媽説,章捷瓊性格隨和,甚至有點内向,平時不太説話。高考那天,章爸爸把女兒送到考場,就去上班了,因爲家裏離學校只有幾分鐘路程,媽媽燒好飯菜等在家裏。“當時我們都不問她考得怎樣,不想給她壓力。她自己也没怎麽説考試的事,不過我從她的表情能看出來,她發揮得不錯。”晚上7點半,記者聯繫上了剛從學校回來的章捷瓊。“我覺得自己是超常發揮了吧,原來幾次模擬考下來,成績基本在温州市的十名左右,這次中了狀元,一點都没想到。”言語之間,這個小女生透露出來的不是章媽媽那樣的興奮,而是平静和自信。

  本報實習生王蕊


  杭州市文科第一名、省第二名陸迪軍(男,663分)從不請家教

  陸迪軍,杭州地區文科狀元,總分663分,語文127分,數學150分,英語138分,文科綜合248分。18歲,富陽中學高三(6)班畢業。

  一聽聲音,就覺得這個男孩子蠻陽光的,清亮,自然,充滿了自信。果然,當記者説你考了杭州地區文科第一名時,他笑了:“我已經知道了,我同桌的爸爸是學校裏的老師,他查了我的成績,同桌的媽媽立刻就打電話給我了。”

  意外嗎?高三最後階段的十幾次模擬考,一次除外,其他次次都考全校第一的陸迪軍説:“不,我對自己超級自信。”

  他説,也許,在同學們眼裏,有時他有些狂妄,就是他總是在看似狂妄的漫不經心裏,相信自己做每一件事情,都會做得不錯,包括考試。

  迪軍家在農村,爸爸開了個廠,媽媽在家,兩人都從不過問他的學習情况。小學就在當地農村小學讀的,從小學到高中,他從没請過任何家教,也没參加任何學校以外的課外培訓班。

  陸迪軍説:“該玩的還玩,足球、籃球,還有電腦,我除瞭高三很努力,其餘都是很輕鬆地學過來的。”但是,踢足球,陸迪軍踢的也是前衛——“我就喜歡挑戰,喜歡争强好勝。”

  陸迪軍覺得這次高考,英語和數學的選拔區分度還不是很明顯,而且他覺得自己英語和文科綜合還應該考得更好。

  至於高一後爲什麽選文科,他説,當時老師問他想讀浙大還是北大,他覺得浙江人更應該到浙江以外的地方去看看,就選了文科,想考北大,因爲北大文科强。其實他的理科成績也很不錯。“我對學習有興趣,還有我的自製力比較强,所以没有哪一門會是我的軟肋。”陸迪軍最信奉阿迪達斯的廣告語:“Im-possibleisnothing!”,就像中國名牌李寧廣告語:“一切皆有可能。”

  本報記者 張谷風


  杭州市理科第一名、省第二名周致遠(男,703分)

  就拼清華北大

  昨天傍晚6點,記者第一時間給在義烏家中的周致遠打電話的時候,他正在家裏上網瀏覽新聞,父母在準備晚飯。他説,高考分數還是一個同學最先通知他的,他還有些不相信,“從中午12點半開始查分,一直到下午3點才查到自己分數。這個分數發揮了我的正常水平,比我預計的分數高了一點,還是有點意外。”周致遠是杭州二中創新班的學生,他放棄了保送復旦的機會,毅然參加這次高考。“我參加了物理、化學、數學、生物競賽,都得了奬,化學是浙江賽區一等奬。”由於當初只能保送復旦,而周致遠的理想是北大清華,“我覺得自己有實力可以拼一下,進復旦有點不甘心。”

  在班主任鮑信良老師眼裏,周致遠是一個非常全面的學生,“在他身上,我找不到缺點。”鮑老師説,周致遠不死讀書,高一時經常在週末去杭州的景點玩,還參加學校的很多活動,寫寫文章,閲讀一些雜誌。“有一次班裏搞迎新晚會,他和另外一個同學合作表演相聲,效果非常好。”

  周致遠告訴我們,這個暑假,他準備練習小提琴。“我比較喜歡古典音樂,高二的時候特意買了小提琴,跟着同學練過,高三比較緊張,就停了,現在争取在假期裏學好。”

  對父母來説,這個獨生子從小到大不用他們操心。“他的成績一直很好,從小就獨立學習,總是先做完作業再痛痛快快去玩。學習上,他有這麽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做完一件再去做另外一件。”

  好的學習習慣,加上學習刻苦,周致遠的學業一帆風順。中考前,周致遠已經獲得了杭二中的録取通知書,他就報着翫玩的心態參加中考,没料成了金華中考第一名。

  周致遠説了這麽一句話:“我不一定要超過别人,但一定要盡力做到自己最好。”在高考結束後兩天,周致遠就和七個同學一起去西安玩了一個星期,徹底放鬆了一下,因爲他知道,高考雖然結束了,新的征程又開始了。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