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無私的奉獻



  高二(8)班  樑兆川

  魚需要水,植物需要光,人需要社會,而社會的繁榮,需要人的無私的奉獻。

  人的奉獻有大有小,不管大小,但凝聚起來却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爲國家奉獻


  國家的繁榮與安定,離不開千千萬萬個“奉獻”者的奉獻。别的不説,只説鄧小平,他的奉獻,讓我們的國家繁榮富强。一個“改革開放”,讓我老爸那一輩童年時能吃上好飯;一個“一國兩制”,讓我們與香港的那些异地而居的親戚可以重逢,然而鄧小平的艱辛、鄧小平的壓力有誰能體會到呢?正因他有那份爲祖國爲民族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的國家有了現在的繁榮與安定。如果没有鄧小平,可能深圳還是一個漁村,我們也要爲吃而煩惱,我們同學們仍在基塘上艱苦勞動,更别談國家的繁榮與安定。所以,我,不對,是我們要感謝鄧小平,感謝他的無私奉獻。


  爲社會奉獻


  社會的繁榮與安定,也離不開千千萬萬個“奉獻”者的奉獻。一個小小的非典,就引發全球性的灾難,人人都感到害怕,躲在家中,遠離病人。但又有誰爲這些可憐的病人治療呢?然而在這些病人中,有些還是小孩,有些是老人,他們憂傷的目光中,只有“白衣天使”是唯一能救他們的人。這些“白衣天使”並不是天上派來的天使,而是具有奉獻精神的醫護人員。盡管病毒傳染性極高,然而醫生們無懼病毒,爲病人治療,即使面臨死亡,醫生們還是没有忘記他們的醫德。正因他們的奉獻,這個社會才脱離“非典”的危害。所以我們要感謝他們無私的奉獻。


  爲家人奉獻


  布衣中,問英雄,有人説:“人中吕布,馬中赤免。”有人説:“飲不盡匈奴血,岳飛也。”我却説:“英雄莫過於父母。”父母爲兒女的奉獻比什麽都大,這是一生的奉獻。慈母手中綫,遊子身上衣。遭遇風雨時,總是父母爲我們遮風擋雨。他們的無私奉獻,使兒女茁壯成長,讓兒女不斷的走向成功。没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我們能吃飽嗎?我們能穿暖嗎?我們能上學嗎?不能,更别提什麽成功了。所以我們要感謝全世界的父母,感謝他們爲我們流的汗,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奉獻更不厭多,讓我們繼續奉獻,繼續我們無私的奉獻,讓家庭、社會、國家、全世界更美好!


  (指導老師:曹美雲)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