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愁緒



  高二(5)班  張倩藴

  微風依舊吹拂着,唤醒我的每一個觸覺。

  朗月下,我獨自躺在沙椅上欣賞夜景。繁華鬧市中能抽出一點寧静的空間,真是别有一番滋味!試想,若救世主能把這美妙的時間停下來,那該多好啊,世界再没有動盪,人類再没有愁情,虚假的、醜惡的更被徹底毁滅……

  一曲優美的《給愛麗絲》突然奏響,打破了我的美夢——

  “餵,你好!”

  “藴,有一幅關於你的漫畫……”對方滔滔不絶地説,這是一位同學的聲音。

  話音未完就被我打斷。“我知道了,謝謝你的關心!”電話被我掛斷。

  我不相信這是現實,更不願意聽到如此恐怖的消息。頓時,我的心像汹涌澎湃的大海,憂愁却像剪不斷的瀑布,仿佛理還亂的雜草。

  然而,接二連三是朋友、同學的來電,他們各抒己見:幽默的像是諷刺,斯文的像是安慰,到底他們説的是真還是假、是做作還是發自内心?一向理智的我此時却無法辨别。我的心像放入“榨汁機”似的,最後變成了一團乾枯的渣滓。

  我曾聽過這麽一段話:“真理往往是在少數人手裏,而少數人必須服從多數人,到頭來‘真理’還是在多數人手裏。第一個人説一番話被第二個人聽見,和他一起説,此時有第三個人反對,但他這邊只有一個人,最後也只好跟着那兩個人一起説。可見人多口雜的一方不一定都有自己的看法,許多人是冲着那裏人多去的。”

  我拍案而起,决定進房睡覺,利用短暫而虚幻的世界來慰借我失落的心。我往回走時,路過那面鏡子。我的目光給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探究起鏡中映出的情景來。那片虚幻的情景中,一切都顯得比現實中更爲嚴肅、陰闇,更爲冷漠。那裏没有語言,没有情感,路是四通八達的。但我更情願生於此陌生的世上。

  今天是中秋節,古語有雲“每逢佳節倍思親”!媽,您在何方?您能出來聽聽女兒的心事嗎?您還記得嗎?那時我們一起談心,一起旅遊。然而,您却孤獨地離去。現在,我的苦向誰訴説?我的泪誰爲我擦?

  “我還有什麽話可説呢?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冷酷無情的秋風依然吹蕩着……

  (指導老師:劉玉平)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