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序跋精萃 >> 詳細内容

腳板底下出新聞

http://www.CRNTT.com 2006-08-19 06:20:42 徐心華
  趙健同志將他在《中國保險報》工作5年來的新聞作品選編成《保險裂變》一書,約我作序,我欣然應允,原因有三:一、趙健在《經濟日報》做過記者、編輯,參與過報紙的創刊和早期創業,我在《經濟日報》任過社長,經歷了報社的發展階段,我們有對全國第一張經濟大報的共同感情;二、趙健在《金融時報》評為高級編輯時,我是全國新聞高級專業職務資格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對他的業務情況比較瞭解;三、趙健是中國記協第六屆理事,我到記協任職後,與包括《中國保險報》在內的理事單位時有聯繫。趙健以一位專業報人的眼光,觀察和評析保險行業的動態和走向,我認為這無論對行業發展的研究,還是對新聞業務的探討,都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運用新聞為實際工作服務,更是值得宣導的。 
 
  不同國家對新聞的性質有不同的表述。在我國,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新聞工作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位元新聞工作者,應該從觀念到作品,體現出鮮明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在我的印象中,趙健很重視這種職業修養。記得1997年我到深圳出差,趙健特意請我到他當時掛職的《金融早報》為全社員工講課,點明主題,就是講如何從經濟全局出發把握輿論導向。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像保險這樣的行業宣傳怎樣把握導向?我很贊同《保險裂變》一書引述的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的觀點: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做大做強中國保險業。閱讀趙健采寫的100多篇保險新聞,可以說,發展這一主線貫穿始終。在經濟全球化推動保險業崛起、三大國有保險公司重組改制與海外上市等重要篇章中,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主題引人注目。尤其是33篇評論熱情奔放,為保險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保駕護航。我認為,本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保險新聞抓住保險業科學發展這個主題,面向社會充分宣傳保險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積極作用,也就把握了行業宣傳的輿論導向。以正確的輿論導向推動保險業以人為本,做大做強,這應當成為保險宣傳堅持不懈的主旋律。

  新聞作為一項關係全局的工作,其職業生涯充滿責任與艱辛。稱職的從業者除了有敏感的新聞觸覺和良好的文字功底外,最重要的素質是必須具有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和敬業精神。以我的瞭解,趙健正是這樣一位稱職的新聞工作者。他是全國恢復高考後由一名知青考上重點大學的78級大學生,畢業時被《中國財貿報》挑上參與籌辦《經濟日報》。上世紀80年代末全國湧現出大批行業報,《經濟日報》輸送了一批業務骨幹,趙健被調到《金融時報》工作,後又被中國人民銀行派往深圳《金融早報》掛職。他雖然離開《經濟日報》了,但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件事,一是1985年西藏萬里行,他與經濟日報攝影記者鄧維(現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結伴,沿川藏線和中尼公路入藏採訪120天,冒生命危險翻雪山,過溜索,寫了大量報導,社會影響很大。二是1987年大興安嶺撲火報導,在200多名撲火前線記者中,他率先在《經濟日報》發出批評火場官僚主義的《透過大興安嶺的濃煙和烈火》整版報導,獲得當年全國好新聞特別獎。儘管趙健後來主要從事行業報的管理工作,但從他申報正高職稱的材料裏,從《保險裂變》收集的作品中,當年“腳板底下出新聞”的扎實作風猶在。我很讚賞這種深入一線,勤奮敬業的職業精神,即使在新聞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仍然需要發揚這種不畏艱險,不計名利,深入實際,實事求是的勇氣和作風。

  市場經濟的發展使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因此而伴生的行業報群體成為我國新聞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辦行業報既有依託行業的優勢,也有受行業束縛的劣勢,如何揚長避短,伴隨行業的發展而發展?這是在行業報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問題。我感到,中國保險業是高速成長中的朝陽產業,其廣闊市場前景為《中國保險報》提供了富有想像的發展空間。作為專業報人,趙健和他的同事由此得到啟示:面向市場,從行業報走向行業資訊服務平臺。我期望報人趙健趁年富力強之年,在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支持下,繼續前行,永不停步。

  (作者係歷任新華社副總編輯,中宣部新聞局局長,經濟日報社社長,現任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兼書記處書記。)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