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瀚墨評介 >> 詳細内容

讀蘇百鈞的工筆花鳥畫

http://www.CRNTT.com 2007-02-03 01:44:50 邵大箴

蘇百鈞的花鳥畫
  人們習慣把花鳥畫分爲工筆花鳥與寫意花鳥兩種,有時還誤以爲工筆花鳥只是造型具體、細緻、真實,寫意花鳥才講究寫情寫意。這種誤解導致工筆花鳥越來越注重客觀物象的描繪,而忽視作者抒發内心的真切感受,從而失去應有的藝術魅力。新時期以來,不少從事工筆花鳥畫創作的藝術家,意識到工筆花鳥畫創作觀念的保守與陳舊,大膽進行藝術革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這群具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中,蘇百鈞是令人矚目的一位。 

  蘇百鈞出身於書香門第,從他的父親的教育中受益匪淺,他學到的不僅是具體的繪畫技法,更重要的是用繪畫語言傳達内心感情的原則。1984年,他考入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係研究生班。80年代末,他脱穎而出,作品《小憩》入選全國第七届美術作品展覽,並獲1998年中國畫大賽大奬。他的雅致、清新而略帶朦朧味的抒情風格也逐漸形成。90年代初,他發表的作品《夕照》、《漣漪》、《暮韵》、《晚風》、《清輝》、《秋韵》、《庭院》、《春雨》等,表明他的個性風格更加成熟。 

  在蘇百鈞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從宋人繪畫與外國繪畫中吸收了營養。更確切地説,他從家教中獲得了這一傳承。不同於他的前輩的是,他以更新的視角、更廣闊的胸懷審視民族遺産和外來藝術。改革開放的時代給予他更多的見識與勇氣處理中西融合這一課題。安祥、平和的社會與文化氣氛,使他對現實更爲親近,使他更關注生活中有朝氣的一面,他以入世的態度歌頌和抒發内心的情懷。古人的和外來的技法被他融爲搆成個性風格的因素。他尊重傳統工筆畫的立意、設色、布局、綫條等完整的表現體系,但他不爲這一套程式所束縛。在程式和生活感受面前,他更尊重後者。他善於提練自己新鮮的生活感受,並從中獲得可貴的意和趣。也就是説,他在觀察、體驗自然美的時候,努力悟出自然美的屬性以及它與人的心靈相和諧的那種關係。這樣,他描繪的對象便自然寄寓了他的感情,表達了他的“意”。而且,由於他把這種對自然景物的體悟昇華到人生的某種理想境界,他表達的意便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從而也使作品意味隽永。蘇百鈞重視作品的選材,但他的作品不以奇特、稀有的題材取勝,他寫普通景物,但託物豪意、緣物寄情,有一種難以言傳的藝術魅力。這樣,蘇百鈞的藝術創造便和沿襲傳統、陳陳相因的工筆花鳥拉開了很大距離而顯示出創新的特色。 

  藝術作品的現代感不是刻意出來的,而是作者現代觀念和感情的自然流露。蘇百鈞堅持用現代人的眼睛看世界,去發現美、去表現美。凡是觸動他視覺和心靈的事物,他都敏鋭和細心地體味與捕捉。他對把握畫面視覺形象的整體感似乎有獨特的天賦,精微生動的細節描繪熨帖地服從於統一的構圖的需要。綫、色彩、布局均爲畫面的意境服務。他往往在構圖上取自然景象之片斷,以取得畫面的生動性,並使觀衆在欣賞作品時自然地將視綫與思緒延伸和擴充到畫外。蘇百鈞采用了現代搆成法,各種造型因素在畫面上的結合都經過他精心的布置和經營。可是人們讀他的畫時,首先感受到的是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寄託於形象的情調和境界。這其中的奥妙不僅是由於他有高超的藝術處理技巧,而主要是因爲他把意境的表現放在第一位。從蘇百鈞近期的作品看,他越來越注重作品的格調和境界,越來越注意寫意又寫情,朝着這個方向,他肯定還會做出更大的成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