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瀚墨評介 >> 詳細内容

翰墨丹青醉晚霞—李騰傑老人鍾情水墨丹青

http://www.CRNTT.com 2006-09-27 04:07:55 柳白

李伏圓

  如果不是聽李工娓娓而談的自我介紹,光看那頗見功力的作品,我真不相信眼前這位振紙拈翰的老人,竟是位資深的高級工程師。

  50年代初畢業于中山大學的李騰傑,因成績優秀而被挑選到國防部門,隨後他又跟蘇聯專家研製航空發電機。幾十年間,作為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科研工作者,他的人生,也成為祖國前進歷程的一個縮影。

  80年代中,李工舉家南遷,落戶桂洲。十年間,好幾家企業從篳路藍縷到輝煌鼎盛都滲透著他的智慧與心血。

  退休後,李工便將桌上淺藍的圖紙改為雪白的宣紙,將手中的繪圖筆換為一管柔翰。

  因為,他要一圓少年夢!

  原來,李工出身在一個書香世家。伯父、父親、姑姑分別是秀才、留洋學生,濃郁的文化氛圍,令他自小就在琴棋書畫中得到良好的薰陶,再加上他天資聰穎,不斷得到長輩悉心點撥。雖然他父親反復強調要救國,就要讀工科,他自己也在航空工業領域頗有建樹,但幾十年間,對藝術的愛好仍有增無減,工作之餘,除了吟詩作畫,別無他好。

  近年,日漸清閒的他更將一門心思放在翰墨丹青之中,自娛自樂。

  每天起來泡一壺濃茶,他便在茶香嫋繞之中運腕送筆,揮毫落紙,然後,將作品掛在牆上,自己邊品茶,邊慢慢踱步“欣賞”“挑剔”自己的“得意之作”,滿意時輕輕頷首,不如意時,輕皺眉頭,再度揮毫,可謂盡得靜觀之趣。

  曾經苦學過版畫、西洋畫的李工,近年嘗試著將版畫和書法作品放在一幅作品之中,創造出中洋合璧別具一格的藝術效果,受到行家的稱賞。

  近來,他又將部分精力放在繪畫上來。從未涉足國畫的他,以畫本為師、以大自然為師,創作一幅幅筆墨淋漓的水墨丹青。近幾個月,他又將心思花在畫虎上,苦心的琢磨與不淺的藝術功底,使他筆下的老虎,很快神形皆具。但見它們或回首怒吼,或俯首弄影,有的滿紙雄風,有的溫馨醉人,他說,過幾天準備再畫些羅漢,讓他們來伏伏虎,這樣就熱鬧啦!

  看著李工怡然自樂、不斷冒出新設想的樣子,我也不禁心生羡慕。

  如果說少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部小說,老年可以說是一本厚厚的哲學書,因為在裏面,早已寫滿了對人生的精闢批註。

  在李工身上,我看到他這本哲學書,到處都寫滿“樂觀向上”這四個字,他更將這種精神,傾注在筆墨之中,使之得淋漓的張揚。

  老有所好,老有所樂,樂此不疲,其樂無窮,在李騰傑身上得到最好的體現。

  看著他,我想起那句很流行的詩: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對黃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