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瀚墨評介 >> 詳細内容

翰海泛舟——記青年書法家蔡堅

http://www.CRNTT.com 2006-08-19 11:45:28 陳三株

蔡堅

  現正供職于容桂電視廣播站的蔡堅,是嶄露頭角的青年業餘書法家,早在2001年,剛過三十的他就以卓異的書法成就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當時,他是廣東省最年輕的一位中國書協會員,是順德屈指可數的幾位中國書協會員之一。筆者早就想寫寫他了,但由於彼此都忙,於是一拖再拖,拖到了乙酉年的仲春,我們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共同隨著時光流過的上午。我們閒適地躲在鹿茵酒店的一角,邊歎茶,邊閒聊,從他兒時自覺的描紅,談到後來不自覺的成名成家。

  與許多小朋友一樣,他習書法是從描紅開始的。在那天真爛漫的童年裏,他寫了多少描紅的本子,那是無法說得清楚了。只憑著別的孩子去玩耍去嬉戲去娛樂,他卻潛心泛舟於寂寞的翰海那股勁兒,那般性情,就該他日後在書法領域裏鑄成大器了。

  習練書法,撇撇捺捺,橫橫豎豎,點點提提,似覺枯燥而寡然乏味,但在蔡堅的眼裏,卻有氣象萬千,奇峰突兀,沉浸其間,其樂無窮。從描紅,到臨摹;從模仿,到創作;從淺顯,到深入;從被動,到主動;從共性,到個性。他,從茫茫翰海之中,搖盪而來,深深淺淺的筆鋒,寫著堅毅和追求。
 
  深耕細耘,廣種博采,問付出,也問收成。這是蔡堅走過的書藝之路。他習書法,無論楷書、隸書、行草,還是魏碑諸體,都有所涉獵,有所收穫。如果拿他所習練的各種書體來比較、來衡量的話,他尤其傾情的,要數鐘王小楷了。追問其因,全因仰慕其高古的風格。於是久練不舍,日見生情,終成正氣。在此基礎上,他又融入唐人寫經筆意,祈求灑脫率真的書法意趣。他對隸書的研習,功夫也頗深厚。他初學華山廟碑、禮器,練就了相當的筆墨之基,又轉而學張遷。他學張遷,是因為佩服其樸實古拙之雅致。仰之慕之,學之習之,久而久之,蔡堅的隸書,也頗有樸實古拙之脈之氣之神之韻。

  蔡堅認為,習書講究真工夫,講究堅持不懈的長期跋涉,要有自己的宗旨,不應隨波逐流,要從古代優秀的碑帖中吸取精華,通過臨習,體會並領悟原帖所表現的精神和意趣,在融會貫通中追求個性品位的提升和個人風格的確立,讓個人性靈活現於橫豎撇捺點提勾的造型藝術中。

  蔡堅又認為,習書法,一般都是從臨摹起步的,但光有臨摹是不夠的,還要善讀。讀是吸收和發展。只有通過認真的品讀、欣賞和思考帖中的字體形態和筆劃結構,才能體會到帖中書法運筆走勢之神功氣韻,從而提升和拓寬個人的書法境界,形成自我的書法特徵,張揚個性品位。

  蔡堅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體會到,藝術是相通相融的,書法講究字外功夫,要寫好字,不能只局限於書法本身,還必須閱讀多方面的書籍,在知識的源泉中吸收多方面的營養。在蔡堅的書房裏,不僅有歷代書法家各種書體的碑帖,還有包括了歷史、地理、哲學、文學和百科知識等各類書籍,他在廣泛的閱讀中豐富著自己的大腦,豐盈著宣紙上的筆墨功夫。

  蔡堅經過長期不懈的探索,習成了多種書體。但他習書法,也有與別人不同之處。他並不天天習字,而是階段性的習字。有感覺了,興致來了,他會聚精會神沉浸其中,如癡如醉,如入仙境。但一個階段過去了,他又會停下來,一頭鑽進書海裏,尋求知識,尋求靈氣,尋求新的發展。他在習字中昇華閱讀,在閱讀中昇華書法,讓閱讀和書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蔡堅暢遊翰海,成果卓然,早有成就,其書法作品曾先後入選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廣東書法展、全國第一屆正書大展、第三屆全國書壇新人作品展、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在首屆全國杏花村汾酒集團杯電視書法大賽和新世紀全球書法大賽中獲獎。真可謂筆墨生花,碩果累累。

  目前,他是順德書協常務理事,容桂書法研究會會長。為書法園地的繁榮發展,他不斷地耕耘著、收穫著。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