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遭遇美國》一書轟動大陸的旅美女作家陳燕妮,在沉默了幾年之後,推 出了她的新作《美國之後———50位旅美人士的歸國之路》。作為《遭遇美國》 的續集,採訪對象為50位元赴美之後又回國發展的人士。陳燕妮憑著新聞記者職業的敏感,展示了中國人在進出美國之間,在兩種制度、文化衝突裏艱辛的奮鬥歷程 與痛苦的人生選擇,和身處中西方文化碰撞之間的曲折心靈體驗。
問:這本新書在內容上和《遭遇美國》有什麼不同?
陳:除了作家、學者、音樂家、美術家、企業家、體育明星以外,我在這本新書中也採訪了一些有意思的普通人。有些人在美國都已經過得很好了,有著不錯的發展基礎和光明的前景,我要問他們的是:是什麼原因使他們又回到中國來的?在美國工作和生活的經歷影響、改變了他們什麼?回到中國以後,他們在事業和生活上和出國前又有什麼不同?有些人回國以後幹得非常不錯,有些人又悄悄地回美國 了,這裏面究竟又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經歷呢?
問:你的採訪在人物的內心上挖掘很深,把人物身上那些非常人性化的一面刻劃出來了,你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陳:我採訪有自己的原則:盡可能保留被採訪人故事的真實性與生動性,這樣一來,我筆下的人物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我覺得這樣寫出來的人物才真實可信,而且生動好看。我會對我的採訪人這樣說:你可以選擇回答或者不回答我的問題,但是凡是你的回答,我都會如實地寫到文章中去。而且我最後的文字是不會給被採訪人看的。當然,被採訪者都希望自己能夠看看稿子,人人都希望自己展現給受眾的都是最美好的一面,我也能夠理解,但我希望文章是鮮活的。
問:在採訪那麼多人的時候,你發現他們到了美國以後有什麼共同的感覺,他們身上有什麼比較相似的變化?
陳:人到美國以後都變得簡單多了,人和人的關係立刻變得完全金錢化,根本就沒有什麼人際關係鬥爭,連你的同事的工資你都不清楚,你怎麼去窩裏鬥?像我們這批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去美國的人,到了美國首先感覺到的就是,一切都變了,沒有錢就寸步難行。大家就慢慢地變得越來越知道錢的重要,同時也越來越單純,就好像換了一個人。
問:在你的採訪中有沒有什麼特別有意思的人物?
陳:值得提到的是著名導演英達,他就特別有意思,語言也非常到位、幽默,比如他談自己減肥:我現在才知道,減肥這事情對我來講根本不可能。他說他在拍《圍城》的時候,一口氣減了50多斤肉。他說:你知道50多斤肉是什麼概念嗎 ?就是包成餃子,夠一個連隊吃上好一陣子的!
王朔和我是十幾年的朋友了,我採訪他的時候他正在美國。我問他為什麼不留在那裏,他說:咱們這種人到了美國,稅也不交開著車就直接上了人家的公路,還跟人家搶活幹,我覺得這樣不應該。寫陳章良的文章有些破例,整個文章是他看過的,當時,他和我坐在三裏屯酒吧裏,他在看文章的時候時常狂笑,我非常緊張,生怕他要改,結果他看完稿子以後,馬上遞還給我,一個字也沒有改,讓我非常意外。
問:你能夠保證你採訪的人物都說的是真話嗎?
陳:我自己的年紀越大,越喜歡真實的東西。我不太相信被採訪者敢在光天化日下說假話,當然,在大部分時間裏,即便對方說了假話我也能夠分辨出來。
問:還有哪些有意思的人物,給你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陳:你這麼一問我就想起了艾青的兒子艾未未,他是一個畫家和評論家,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物,特別好玩。他對我說:我就願意像我現在這麼活著,因為我看見我周圍的人都過著臭烘烘的日子。他一直在做著非常前衛的美術作品,編過一本叫《紅旗》的畫刊,印刷非常精美,完全是免費贈送,所有的辦刊資金完全靠他個人承擔,非常不容易。做這樣一件事,你不知道有誰在關注著自己,完全靠自己的理想、毅力和藝術信念在支撐。在這本書裏還有很多這樣有意思的人物。
問:能談談那些回到國內又不能夠適應環境,後來又回美國的人嗎?
陳:葉小剛身上的那種對中國和美國兩地的不適應和抱怨,特別正常。還有在中國交響樂團擔任首席小號手的戴中暉也和他有同樣的抱怨,這可能與他們的性格有關,他們回到國內也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與國內的環境格格不入。我承認他們的行為和做事的方式都有偏激的一面,但是他們的格格不入特別真實,我特別能夠理解。比如他們剛剛回國就分了房子,國內的同事就特別妒忌、眼紅:憑什麼你剛剛從國外回來就可以分房子?那他們就覺得特別冤枉:我們回國放棄了在國外的優越生活條件。同事就說:那你們為什麼還回來,這些房子應該是給我們的,你們在國外沒有混出來就回國搶我們的飯碗。這種不理解和偏見也是很刺激人的。
(《美國之後———50位旅美人士的歸國之路》作家出版社)(來源: 轉載)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