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專家書評 >> 詳細内容

評《大學生社會角色時代變遷》

http://www.CRNTT.com 2007-12-01 05:31:01 孫興民
  印象中的大學校園,是純潔無瑕的象牙塔,沒有塵世的浮華和喧囂;有的只是對知識的憧憬和汲取,以及奮發昂揚的氣氛。大學生自在悠然地享受著這裏空氣的清新寧靜和智慧的深邃博遠。他們是上帝的寵兒,這一切印象是那麽合情合理。可是,你也許會看到另外一些東西,比如公共課上一片酣睡、不分場合的擁吻,還有對網路的迷戀……所有的這些,令我們感到的不是大學生的神聖,而是彷徨和不知所措。

  他們該何去何從?在這一個大學生已經不是天之驕子而只是社會普通一員的社會環境中,大學生該扮演一個什麽樣角色,怎樣扮演這個角色?近日,河北大學張秋山老師撰寫的《大學生社會角色時代變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書爲我們做了詳盡地闡述。作者多年致力於高校學生工作,對大學生極爲熟悉和瞭解。作者從社會角色視角入手,針對大學生在社會轉型期出現的身份、職責、觀念、權利、行爲等方面的變化,思考並解讀其角色變遷歷程及特點,值得當代大學生伏案詳讀並認真思索。

  真實,貼近生活,是本書的一個重要特點。匆匆讀罷,掩卷而思,頭腦中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書中所舉的一些真實的例子。這些東西本身就是大學生校園生活的縮影。正如書中描述的,馬宗保爲了供養三個大學生四處借錢,甚至借高利貸,柳國倉爲了女兒上學不得不撿破爛、挖藥材,農村家庭十年不吃不喝的收入才能勉強供讀一個大學生。看到此,許多大學生定會爲之一震,境況類似的定會想起父母之不易,上學之艱難,境況好的也會有所觸動。在農村,很多人再苦也要把孩子送進大學,在他們看來,上大學是改變家庭命運和孩子命運,讓孩子出人頭地過上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徑。殊不知,大學畢業在現在並不等於 “金飯碗”。像書中擇業行爲部分分析的一樣,改革開放以來,高校一再擴招,大學生不再是鳳毛麟角,不再是准官員和社會精英,有的大學生畢業就意味著失業。不知這樣的結果被那些辛酸的父母看到會有何感想。但無論怎樣,事實就是如此,這種變化客觀要求大學生的社會角色進行變遷。

  在書中作者既注重對現實素材的挖掘和利用,做到言之有物,又注重理性思辨與總結,使實證性和思想性相統一。旁徵博引,既有中國古代文化哲學思想,又有西方學術論著。結構嚴謹,既有總體分析和概括,又有對分支的解讀和詮釋。該書先從整體上描述中國社會轉型的全貌,然後對大學生身份、職責、觀念、行爲、權利的變遷過程分章論述,最後高度凝練地提出:大學生社會角色變遷呈現出回歸性,驟變性,根本性和外力性等特點。回歸性就是個性意識回歸、本體主位回歸、角色期望回歸、角色行爲回歸;驟變性、根本性則分析規定性角色與開放性角色、表現性角色與功利的差異和特點;外力性就是強調社會舞臺巨大的影響和時代變遷的衝擊作用。作者在分析中是有所側重的,整與分結合,既研究群體,又分析個體,但更注重對大學生群體性格的變遷特點的把握;質與量並重,但在進行量的分析的同時,更注重對大學生本體的理性概括和科學思辨。這些保證了作者對這一群體分析的準確性,避免了進入單純案例分析所導致的“一葉障目”的缺失。 

  作者還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分析大學生必需的全新視角,也在改變著此前一些人對大學生的不科學定位,他們不是“社會問題”,也沒有“垮掉”,而是一個深懷希望的群體。大學生作爲接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社會階層,不但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而且以學校爲陣地,及時地把社會前沿的科學觀念傳遞到社會其他領域、其他階層,他們依舊是社會的生力軍,依舊是文明的傳接者。可是大學生又是社會變革中的普通一員,在心理和生理上與其他青年無異,衝動、個性似乎也不足爲怪。他們的社會角色應該是這兩個方面的融合和統一,忽視任何一面都是不完整和不科學的。

  誠然,有些人對大學生的評價不甚樂觀,但明析社會角色扮演的舞臺及多種社會思潮影響後,我們可以說,思想迷茫、心理失衡、道德失控、行爲失範等絕不是當代大學生主流的思想與行爲。時代在變遷,大學生必然從接班人變爲創業者、從精英變爲普通人、從服從分配報效國家到自主擇業展示個體,從依靠國家到自我獨立,從天之驕子變爲普通平民、從被學校管理變爲自我規範。儘管其中一些轉變可能出現偏差,儘管有些尚未定型或不可預知,但就像書中所說:“他們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一直會是時代的先鋒、是優秀文化和科學思維的傳承者和開拓者”。
  
  來源:《人民日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