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他山觀書 >> 詳細内容

百年琉璃廠

作 者: 胡金兆 
ISBN號:9787801704825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版 次:2006-8-1
頁 數:332
定 價:¥34.00
【内容提要】
  琉璃廠是歷史悠久、舉世聞名、文化蘊涵豐富的寶地。近百年來,琉璃廠有很多饒有興味、值得咀嚼的歷史掌故、珍聞軼事,這裏的風土人情體現了典型的北京民俗文化風貌……   文化之河猶如一個民族的血脈。古往今來,世界任何民族生生不息的真正不竭動力就是她的獨特文化。如果一個民族的文化源絕流斷,那麼,這個民族也就匿跡銷聲了。   20世紀的中國歷經了有史以來最劇烈的震盪和最深刻的變革。她承繼了五千年的中國文化,在波瀾壯闊、風雲激蕩的社會變遷中艱難而頑強地生長,抗擊著社會動盪的破壞與摧殘、西方文化的衝擊與震撼,迭經波折,吞吐吸納,化舊為新。其獨特的精神內核曆久彌堅。   百年時光相去不遠,民族文化魂牽夢縈。圓明園的頹垣斷壁、未名湖的微波瀲灩、故宮博物院的奇珍異寶、蘇杭園林的旖旎風光、遍佈神州的古城遺址、名人學者的故居遺跡、烈士暮年的彷徨迷惑、文人雅士的吟詠書畫、梨園百家的清音妙曲、收藏者的金石碑帖、文販攤的瓶罐尺綃……這一切的一切,無不訴說著百年的滄桑,無不傳承著中華民族的血脈!   《百年文化中國》叢書以反映中國在20世紀變遷中的文化底蘊為主旨,通過記述文化遺存逸事、人文事蹟節操、社會風俗流變,展現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生生不息的深層原因。

【作者簡介】
  胡金兆 編審,1934年生,浙江紹興人。其父于民國初年任上海會文堂北平分局經理。琉璃廠是其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地,在此,他目睹和親歷了很多世事變遷,認識這裏各行各業不少身懷絕技、功績累累的人物,熟悉這裏獨特的風土人情…… 
  曾任《戲劇電影報》負責人。在戲曲、紅學、文史、民俗、養生、體育等方面均有研究,發表文章幾百萬字,出版的著作有《程硯秋》、《中國四大名旦》、《活紅娘宋長榮》、《儒伶趙榮琛》、《中國演劇歷程概要》、《中國足球沉思錄》、《藝海耕耘錄——自選文集》等。


【目錄】
開場白
古舊書
 紀曉嵐揮毫題匾聲遙堂
 存在了70年之久的翰文齋
 琉璃廠舊書業領軍者:來薰閣的陳濟川
  從琴室而舊書鋪 陳濟川經營有方
  重義輕財 陳濟川與名人學者的交往
  投身社會主義改造,晚景卻淒涼
 邃雅齋和它的創業者董會卿
  要說董會卿.先談銅刻大家張樾丞
  董會卿其人其事
  董會卿晚年頗多坎坷
  邃雅齋弟子王志鵬的絕技
 筆錄書史的通學齋孫殿起雷夢水師徒
  賣書、知書、記書
  孫殿起的衣缽傳人雷夢水
 郭紀森自述:販書雜憶/060
 浸淫古舊書八十載的魏廣洲
  松筠閣學徒出身 廿六歲自挑一攤
  覓得珍本古籍無數 首推“紅樓”庚辰抄本
  以書會友黃金有價書無價
古玩業
 酸梅湯中滋育出大古玩鋪
  信遠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早於榮寶齋的琳琅滿目的“藝苑畫廊”
  盛難持久 衰落難免
 德寶齋歷史近百年真有好貨和人才
 筆彩齋和賞奇齋清朝王爺是東家
 一分倆的茹古齋、大觀齋人才輩出
  人受一句話 佛受一炷香 尊嚴不能丟
  因受辱趙佩齋憤而辭櫃
  大觀齋開張就遭難 卻沒能阻擋其成功
  大觀齋出好貨出人才更重信義
  孫秋馬風撿漏買古墨 趙佩齋萬元還東家
 學者型的黃家三代古玩商
  舉人落榜涉足古玩業
  傑出的外語人才卻成金石文玩專家
  第三代的成就和黃家的優良家風
 擅長於字畫鑒定經營的“二韓”
  韻古齋韓少慈:人生哪有不翻跟頭的
  《尋訪畫兒韓》之源:悅古齋韓氏父子
 琉璃廠古玩業的軼事與能人
  張作霖、陳獨秀與崇古齋的特殊關係
  寶古齋古玩鋪興起前後的故事
  “鐘楊家”與他們的宋代哥窯文房精瓷
  “撿漏”買珍寶 全在好眼力
  能工巧匠修珍品 利用絕技制假貨
 古玩業的幾代鑒定能人
新書業
 新書業挺立琉璃廠40年
  上海的新書業把目光盯住了琉璃廠
  我的父親與會文堂
  從會文堂看新書業的經營
  曾經有過兩個新書業同業公會
  20世紀40年代後新書業逐漸衰亡
南紙業
 榮寶齋:三百多年歷史半世紀大發展
  老字型大小瀕於危困 投鉅資國家施援
  新生老店邁新步
  箋紙製作打下基礎 木版浮水印名作迭出
  精工裝裱施絕技 極度破損能復原
  買賣書畫事猶繁收購精品藏國家
  榮寶齋內能人輩出
 清秘閣和萃文閣以及八寶印泥
  據說清秘閣與乾隆帝有著密切關係
  有官家支持的清秘閣大發財源
  仿製官窯瓷器傳世八寶印泥
  萃文閣 魏長青 八寶印泥
筆墨樂器
 琉璃廠的湖筆徽墨碑帖琴棋
  關於徽墨
  關於湖筆
  關於碑帖
  關於樂器
  關於棋子
歷史風情
 三所名校提高了琉璃廠的文化品位
  三所名校誕生的曆電背景
  三所名校與高水準人才
 北京現存最早的電話局在琉璃廠
 琉璃廠:土地祠,中國電影的發源地
 梨園人與琉璃廠的情誼
 琉璃廠地區的老北京民俗風情
  廠甸對琉璃廠的巨大影響
  琉璃廠的京味民俗文化
  “風箏哈”及琉璃廠小吃和民風略述
  哈氏五兄弟能幹又會玩
後記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